何謂信用交易?
信用交易簡單來說,就是「融資」與「融券」,可以進行雙向投資,既可「做多」,也可以「放空」。
融資:融=借,資=錢,向券商「借錢」買股票,你預期這支股票未來會上漲,想要「做多」,也就是「買低後賣高」,賺取之間的價差。
融券:融=借,券=證券(股票),向券商「借股票」來賣掉,你預期這支股票未來會下跌,想要「放空」,也就是「高賣後低買」的形式來操作。
融資
何謂融資?融=借,資=錢,向券商「借錢」買股票,你預期這支股票未來會上漲,因此先用融資買進該檔股票,等待股價上漲後再賣出,預期買低後賣高,也就是「做多」,以賺取其間的價差。
融資需要注意:
- 融資成數(與自備款有關)
- 槓桿倍數(與風險有關)
- 融資限額
- 融資利息
- 融資維持率(與融資斷頭有關)
- 融資現償
- 融資餘額
- 融資交易成本
融資成數(與自備款有關)
資成數會影響購買股票需要負擔的自備款,一般情況下,上市股票融資成數為60%,上櫃股票融資成數為50%,但還是要以交易所的公告為主,通常個股波動異常,被列為處置股票時,會有融資券成數異動。
若是某股票融資成數為60%,代表你向券商借60%,你需要準備40%自備款;就像你想買房子但沒足夠多的錢,因此選擇貸款,向銀行借錢買房子,但銀行並不會全額貸款給你,所以你需要準備一些自備款,融資就類似這個概念,你想買進某檔股票,但是錢不夠,因此先向券商借錢來買股票。所以融資一定要特別注意融資成數,因為這決定了你的自備款金額;甚至有融資成數為0%的狀況,這時買融資成數0%的股票就和買現股自備款一樣。
舉例來說:
假設融資買進某檔股票1張,股價100元,融資成數60%
現股買進金額:100(元)x1,000(股)=10萬元
融資買進金額:100(元)x1,000(股)x40%(自備款)=4萬元
槓桿倍數(與風險有關)
融資為槓桿工具的投資,可以讓我們以較少的成本買賣股票,但當股票虧損時,損失的資金也會相對被放大。
舉例來說:(承上述融資成數的例子說明)
假設融資買進某檔股票1張,股價100元,融資成數60%
融資買進金額:100(元)x1,000(股)x40%(自備款)=4萬元
以4萬元操作10萬元的部位,槓桿成數為2.5倍(10萬÷4萬=2.5)。
若股價上漲10%,股價110元賣出
現股買賣獲利率:(110-100)x1,000(股)÷10萬=10%
融資買賣獲利率:(110-100)x1,000(股)÷4萬=25%
股價上漲10%,融資買賣獲利率為現股買賣獲利率的2.5倍。
若股價下跌10%,股價90元停損賣出
現股買賣虧損率:(90-100)x1,000(股)÷10萬=-10%
融資買賣虧損率:(90-100)x1,000(股)÷4萬=-25%
股價下跌10%,融資買賣虧損率為現股買賣虧損率的2.5倍。
融資限額
融資限額會根據每檔個股的資券餘額有所不同,若個股融資限額0,代表可融資張數為0張,你也沒辦法以融資買進股票,但融資0的狀況相對較少發生。
融資利息
融資就是向券商借錢買股票,既然是「借錢」,就產生利息問題。
借來的融資金,要付融資利息給券商,利息以日計價,一般來說年利率約在6%~7%之間,每家券商不同,交易量大有機會談到年利率5%以下。
融資利息的計算:
融資利息=(融資金x融資利率x天數)÷365
利息以日計價,利息天數=從交割日起算到賣出交割日前一天
融資維持率(與融資斷頭有關)
使用融資購買股票,可以讓我們以較少的成本買進股票,但當股價下跌時,損失的資金也會被放大,券商會事先設定好每檔股票的停損點(因為券商最多借你60%的融資金),當股價下跌到停損點時,會強迫你要補繳金額,就是所謂的追繳通知,若是沒有足夠的資金補足應補繳金額,券商之後就會自動強迫賣出,這就所謂的「融資斷頭」。
這是一種保護券商的機制,而股價下跌到停損點的計算,則以「融資維持率」來衡量;若融資維持率低於130%,股票就有被「斷頭」的風險。當股價跌到融資維持率低於130%前,券商就會發出「融資追繳令」,通知投資人要補繳保證金(T日,當天需補錢),不補錢就會被「強制斷頭」,在T+3日一早開盤被強制賣出股票。
融資維持率的計算:
融資維持率=股票現值÷融資金額x100%
舉例來說:(承上述融資成數的例子說明)
假設融資買進某檔股票1張,股價100元,融資成數60%
股票現值:100(元)x1,000(股)=10萬元
融資買進金額:100(元)x1,000(股)x40%(自備款)=4萬元 (以4萬元購買10萬元的股票)
向券商融資金額:100(元)x1,000(股)x60%(自備款)=6萬元
買進後融資維持率為:10萬÷6萬x100%=166%
融資現償
若是近期股價持續下跌,但是你對個股未來有信心,想長期持有,但不想面對短期內因股價下跌而被追繳的風險,可使用「融資現償」,就是當初你融資買進所借貸的資金,一次償還給券商,補回向券商借的融資金額,將融資買進的股票變成現股買進,這樣就不需要擔心會被追繳斷頭。
融資餘額
融資餘額要注意兩個部分:「個股融資餘額」與「個人融資餘額」
(1) 個股融資餘額:
個股融資餘額指的是一檔股票有多少融資張數的總數量。
舉例來說:
使用融資買進20張股票A,此時股票A的融資餘額就會增加20張;
之後融資賣出10張股票A,這時股票A的融資餘額就會減少10張。
(2) 個人融資餘額:
個人融資餘額指的是你買進多少的融資總金額,個人融資餘額不是無上限的,一般來說,在開信用戶時若沒有提供財力證明,融資額度通常只有50萬,這是券商為防止個人信用擴張所採取的手段。
舉例來說:
未提供財力證明,證券戶融資額度為50萬,目前個人融資餘額為49萬,此時若再買進4萬,個人融資餘額將不足。
融資的交易成本:
*基本的手續費(買賣手續費0.1425%,依各家券商折數)
*交易稅(交易稅0.3%)
*融資利息(一般年利率約在6%~7%)
*融資成數(融資自備款,最少40%)
融資應收交割款的計算:
應收交割款
= 資賣價金– 資買手續費– 資賣交易稅– 資賣手續費– 融資金額– 融資利息
融券
何謂融券?融=借,券=證券(股票),向券商「借股票」來賣掉,你預期這支股票未來會下跌,先向券商借股票來賣,等到未來股價下跌後,再買回股票還給券商,以此賺取價差,想要「放空」,也就是「高賣後低買」的形式來操作,但當你融券放空股價卻不跌反漲,代表未來你必須用更高價還券商一張更貴的股票,也就是會賠錢。
舉例來說:
某上市公司,股價100元,你後市看跌想融券放空,向券商借股票以100元賣出,幾天後股票如你預期下跌了,從100元跌到90元,此時你回補股票,暫不計其他成本,最終獲利賺了10元。
融券需要注意:
- 融券成數(融券保證金)
- 融券限額
- 融券利息(借券費)
- 借劵費(融券手續費,通常一次0.08%)
- 融券維持率(與融資斷頭有關)
- 融券餘額
- 融券交易成本
- 強制回補
融券成數(融券保證金)
向券商「借股票」,但券商並不會無端借券給你,需要自付融券保證金為抵押,在一般情況下,融券保證金的融券成數為90%,代表你需要準備90%自備款做為保證金,賣出的成交價金同時也成為券商的擔保品,不過還是要以交易所的公告為主(個股波動異常,處置狀況時,會有融資券成數異動)。
舉例來說:
假設融券賣出某檔股票1張,股價100元,融券保證金90%
融券保證金:100(元)x1,000(股)x90%(自備款)=9萬元
融券限額
融券限額會根據每檔個股的資券餘額有所不同,若個股融券限額0,代表可融券張數為0張,你也沒辦法以融券賣出股票,但是融券的張數也會因為融資而有調整。
融券利息(借券費)
融券就是向券商借股票賣出,同樣會產生利息問題,只是融券利息是在你融券償還股票的時候,券商支付給你的款項,利息以日計價,每家券商不同,一般年利率約在0.1%~0.4%。
融券利息的計算:
融券利息=(保證金+擔保品)x融券利率x天數÷365
利息以日計價,利息天數=從交割日起算到賣出交割日前一天
借劵費(融券手續費,通常一次0.08%)
融券交易的成本除了有手續費、證交稅之外,還會多「融券利息」及「借券費」這兩項,融券手續費,通常一次0.08%。
借券費的計算:
借券費= 成交價x股數x融券利率
融券維持率(與斷頭有關)
和融資維持率類似,券商會事先設定好每檔股票的停損點,當股價上漲到停損點時,會強迫你要補繳金額,當融券維持率低於130%時就會被通知追繳費用,補進保證金,若是沒有足夠的資金補足應補繳金額,券商之後就會自動強迫回補,這就所謂的「斷頭」。
融券維持率的計算:
融券維持率=(融券擔保品市值+保證金)÷ 融券股票最新總市值
融券擔保品市值= 融券賣出價格–券賣手續費–券賣交易稅–借券費
舉例來說:(承上述融券成數的例子說明)
假設融券賣出某檔股票1張,股價100元,融券成數90%,暫不計算其他費用
賣出後融券維持率為:(約10萬+9萬)÷10萬=約190%
融券餘額
融券餘額要注意兩個部分:「個股融券餘額」與「個人融券餘額」
1. 個股融券餘額:
個股融券餘額指的是一檔股票有多少融券張數的總數量。
舉例來說:
使用融券買進20張股票A,此時股票A的融券餘額就會增加20張;
之後融券賣出10張股票A,這時股票A的融券餘額就會減少10張。
2. 個人融券餘額:
個人融券餘額指的是你賣出多少的融券總金額,個人融券餘額不是無上限的,一般來說,在開信用戶時若沒有提供財力證明,就個人融券餘額只有50萬,這是券商為防止個人信用擴張所採取的手段。
融券交易成本:
*基本的手續費(買賣手續費0.1425%,依各家券商折數)
*交易稅(交易稅0.3%)
*融券利息(一般年利率約在0.1%~0.4%)
*借劵費(融券手續費0.08%)
*融券保證金(最少90%)
融券應收交割款的計算:
應收交割款= 券賣價金– 券賣手續費– 券賣交易稅– 借券費– 券買價金– 券買手續費+ 融券利息+ 融券保證金
強制回補日
台股每年會有兩次「強制回補」的日子,一是股東會,另一個則是除權息;公司會提前公告停止過戶的日程,投資人必須在融券的最後回補日前,將融券放空的股票提早回補,否則就會在最後一天強制結算以市價買回。
除了每年的強制回補日,融券放空還需要注意尬空行情以及台股放空的限制。
軋空行情
而當股票越漲越高,太多人想融券回補,趕快買一張股票還券商時,又會再把股價再推高,這就是所謂的「軋空」。此刻你就得面臨認賠殺出、繼續補足保證金、抑或是不知該如何停損,最後以斷頭收場的局面。
台股放空限制
台股對於放空的限制較嚴格,融券放空的條件與額度限制都比融資來得多,風險也較大,例如:前一交易日收盤價跌停本日,隔日禁止平盤下放空。
你的交易操作不一定要融資融券,但你一定要先了解什麼叫融資融券,再決定適不適合自己,因為用較少的錢操作股票,所以槓桿放大,獲利或虧損就相對放大,就像你買房,不一定全部用現金買賣,大多會選擇跟銀行借錢貸款,風險和獲利是並存的,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操作才是上策。